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成功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欧合作)项目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温州大学及加拿大和斯洛文尼亚等欧盟国家联合申报的生态育种——苦荞品质性状芦丁合成的机理解析及创新利用项目,于201812月申报成功。成为2018年科技部批准10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项目之一。

     2017年由农业农村部推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主联合各科研院校及欧盟国家向科技部申报本项目,申报编号:YS2017YFGH001734201812月正式下达,立项编号:2017YFE0117600。项目实施年限20191月至202112月。项目总资金720万元。

项目研究内容:

1.开展表型性状统计和品质性状检测;

2.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

3.构建EMS突变体库,筛选高芦丁新材料;

4.确定饲草最佳收割期,优化饲草青贮发酵工艺;

5.构建核心种质库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

6. mGWAS关联分析定位芦丁代谢相关候选基因区段;

7.芦丁代谢关键基因功能分析;

8.开发芦丁代谢相关的分子标记;

9.筛选适合各个生态区的高芦丁优势材料并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10.揭示环境因子对苦荞芦丁合成的影响规律;

11.探究优势苦荞材料的话感作用;

12.阐述苦荞活性成分对动物营养代谢的调控机理;

13.升级改造传统加工工艺,推出生态有机新产品;

14、创新有机生态栽培模式和耕作管理制度;

15.开展苦荞饲草研究,建立优质饲草示范推广基地;

16.进行荞麦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扩大深度贫困地区的苦荞种植面积;

17.在各个生态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建立示范基地,培训生态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

18.建立有机生态荞麦产品的相关标准;

19.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饲草新品种和农业部荞麦新品种权;

20.对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成果进行展示和宣传。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科技突破(荞麦育种技术)、经济发展(推动西南彝族藏族区、武陵山区、西北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或外交工作(科技人文交流、农业影响力)等方面均有重大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高山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