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昌米446’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完成省科技成果登记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鄢章林 审核:江秉俊 供图:鄢章林 编辑:牛兴国
  • /
  • 2016-06-25
  • /
  • Views

    由本所主持研究完成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昌米446’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于2016年5月17日获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登记号:9512016Y1401。


14643525002960_副本.jpg

 

项目简介如下:
一、课题来源:“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昌米446’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凉山州财政局、凉山州科技局以凉财建[2010]118号文件下达凉山州西昌农科的凉山州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暨专利实施项目,系凉山州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二、研究内容与创造性
1、项目转化的核心成果“昌米446”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昌米446”系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光敏不育系材料LW2S为母本,与籼粳交优质中间材料昌米017-6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籼迟熟型常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07013,区试平均亩产600.3㎏,比对照昌米011增产21.4%,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0.2公斤,比昌米011平均亩产617.8㎏增产16.5%;其糙米率79.4%,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9.1%,粒长7.2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4%,垩白度0.4%,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46mm,直链淀粉17.5%,蛋白质9.2%,品质指标达到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等品质规定要求,处于国内常规优质水稻研究的领先水平。
2、成果转化技术的研究和集成:项目对充分发挥成果转化核心品种优质高产性能所涉及到的必要环节及主要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要素的全面调查,集成组装形成了“昌米446”优质高产高效成果转化技术。
3、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项目采用创新的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相结合,科研、开发一体化,企业与优质稻米生产合作社相结合、与农户相结合,以订单生产为纽带,生产与市场一体化的“两个一体化”转化途径进行成果转化,通过企业收购、加工、包装和市场开发,注册了“月之谷彝海情”优质米商标,开发出了以“昌米446”优质大米为基质原料加工包装而成的四星级品牌优质米上市销售。
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项目所创新的“两个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新途径效果十分明显,项目实施以来,成果转化转化面积达12.5万亩,其中订单生产转化面积为7.3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2万亩,收购、加工“昌米446”优质稻谷2.5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0093.6万元,其中社会经济效益5520.3万元,企业利润3856.9万元,上缴国家利税716.4万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凉山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为今后凉山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作出了榜样和表率。
四、获奖情况:本项目具有成果转化核心品种优质高产性能创新性、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性和成果转化途径创新性,转化成果和转化机制创新性突出,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成功实施的社会显示度高,对指导攀西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于2015年1月获凉山州科技进步2等奖。

责任编辑: 粮作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