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藜麦试验示范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供稿:王世忠 刘宗华 审核:沈利州 网编:赵骁玮
  • /
  • 2017-06-08
  • /
  • Views

    一、及时间苗、补苗、定苗:藜麦幼苗长到10-20厘米时开始间苗,可适当多留点苗,对少数缺苗断垄处,可在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对移栽苗,早晚用水浇苗,保证成活率。待长到20~30厘米进行第二次间苗,留壮苗,保全苗,并定苗。在高海拔(1800米)以上冷凉地区,每亩保苗6500株左右;在中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及灌溉区,每亩保苗7500株左右;在干旱区或土壤瘠薄地区,每亩保苗8500株左右。
    二、中耕除草:要及时中耕除草,切勿草荒。藜麦苗与藜草(俗称灰灰菜)相似,避免误除。目前没有藜麦专用除草剂,切忌使用化学除草,以人工除草为宜。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锄草,此时藜麦幼苗生长缓慢,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围正幼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藜麦长到50厘米以上第2次锄草,由于藜麦高度可达2米以上,因此从第2次锄草开始,要有意识地给根部培土,使根系更稳固,这是培育壮苗的关键,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结板。在8片叶龄时进行,逐垄逐株检查,将行中杂草、病株、残株拔掉,提高整齐度,通风透光。
藜麦从拔节期起,进入旺盛生长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茎秆生长速度加快,在清垄后,应进行深中耕,刨断部分侧根,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基部经节的生长,使茎秆粗壮,进行根部培土,促进颈部经节、次生根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支持能力,防止后期倒伏。
    三、 施肥管理:藜麦尽量少追肥,肥的管理建议底肥一次施足,不做追肥,如果生长后期发现有缺肥症状,可以追施氮肥不超过每亩15公斤。藜麦对氮肥敏感,前期不宜浇水追肥,否则植株过于高大,藜麦后期容易倒伏。苗期以每亩5公斤尿素作追肥;拔节区施拔节肥;孕穗期施“攻粒肥”,以磷、钾肥为主。在藜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
    四、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对内对外检疫,杜绝外来病虫害的进入和本地病虫害的传出,有效地通过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减轻藜麦病虫害危害。藜麦种植过程中主要是地下害虫危害,其中以金龟子类为害最严重。刚出芽或出土的藜麦幼苗很容易遭受多种地下害虫的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因此播种前要了解该地块地下害虫情况,如果地下害虫严重,需要在播种时撒施农药杀地下害虫。苗期地下害虫可用锌拌磷或锌硫磷兑水灌窝。病害主要是藜麦疫病、叶斑病、霜霉病、根腐病。
藜麦疫病用甲霜灵锰锌、增威赢绿或凯特防治,按防治说明书使用。
    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高湿地区,发病初期选用10%烯酰吗啉5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15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
    根腐病会使根部变黑腐烂,水分、营养供应不到茎叶,造成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萎死亡。防治技术:每亩用100克根好+100克根腐灵,兑水50千克灌根或叶面喷雾防治,严重时可配生命一号100克,促进叶片转绿。

责任编辑: 高山站
标签: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